中经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股市配资app官网下载安装
近日,位于西北甘肃的兰州黄河(即*ST兰黄,000929.SZ),在2000公里外的深圳注册了一家子公司,经营范围包括酒类经营、餐饮服务等许可经营项目。
兰州黄河以啤酒为主业,但是从2010年起就热衷于炒股,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。即使如此,从2022年开始亏损的兰州黄河如今已经“披星戴月”。在此背景下,在今年9月,兰州黄河开始通过并购进军果汁行业,深圳子公司或将是其果汁走向全国化的起点。
对于有着30万千升设计产能的兰州黄河来说,实际产能不足十分之一,市场也只能萎缩在甘肃和青海。
“兰州黄河已经失去了扩张的机会,只能艰难地守住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。”酒业行业专家、九度营销顾问机构董事长马斐对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表示,近几年精酿啤酒崛起,兰州黄河可以抓住本地优势推出精酿、鲜啤酒,把兰州、甘肃做到全覆盖、全渠道,形成铜墙铁壁的包围圈,也许还能生存下去,“但进军果汁行业,应该不会有大的作为”。
被挤压的啤酒主业
“以前在西安还可以喝到黄河啤酒,近些年就彻底不见身影了。”作为西安人,马斐脑海里还残存着对黄河啤酒的记忆。
兰州黄河的主营业务是啤酒,其市场早些年覆盖甘肃、宁夏、陕西、青海、新疆等西北市场。在2009年,虽然当时的兰州黄河业绩出现下滑,但是仍然实现营收8.51亿元,净利润3041.87万元。
为了扭转局势,兰州黄河开始“炒股”副业。2010年入市首年,兰州黄河通过重仓深发展A、中国联通等多只个股,成功投资获利1.09亿元。当年,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.02亿元,创下公司历史最好的盈利水平。
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在2015年,公司购买股票资金2.62亿元,约占当年营收的50%;2018年和2022年,公司炒股资金分别高达7.29亿元和9.44亿元。统计显示,公司从事证券投资收益累计超2亿元。
从西北啤酒王转型股王,兰州黄河似乎忘却了主业,主营业务营收持续下滑。财报显示,2018年—2024年,兰州黄河分别实现营收5.09亿元、4.55亿元、3.07亿元、3.09亿元、2.66亿元、2.41亿元、2.11亿元,逐年下滑,尤其2022年—2024年持续亏损。今年上半年,公司营收9683.57万元,同比下降15.82%;净利润为-1191.32万元。
兰州黄河亏损的背后,主要还是受证券投资的影响,甚至让其逐渐走到了退市边缘。
至于亏损的原因,兰州黄河在上半年财报中表示,目前,我国啤酒行业整体产量处于下行阶段,竞争格局相对稳定,青岛啤酒、华润雪花、燕京啤酒、重庆啤酒等品牌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,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益和强大的渠道控制能力,占据了有利地位。随着消费者需求从单一同质化向多元化、个性化转变,涌现出了一批进军啤酒市场的新兴企业和品牌,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。
啤酒行业专家方刚认为,兰州黄河业务持续下滑的内因是公司产品低端老化,主力产品黄河王敦煌占比超95%,口感、包装老化,年轻消费者流失严重。同时,公司存在长期股东内斗问题,影响了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日常经营。此外,公司渠道下沉深度不足,市场拓展与覆盖能力弱于竞争对手,线上渠道布局滞后。其外因是啤酒行业巨头如青岛啤酒、雪花啤酒等持续渠道下沉,挤压了兰州黄河的市场份额。
“大环境使其下行压力增加,但是做企业不能抱怨大环境,要从自身找问题。”马斐表示,内因是兰州黄河从上市后就没有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,只想守住门前的三分地,没有异地建厂,也没有兼并收购。2002年—2010年是国内啤酒巨头青岛、燕京大肆收购期,后来的华润也是快速扩张,而黄河啤酒却没有,丧失了扩张机会。
投身豪赌果汁行业
9月4日,兰州黄河宣布完成对吴忠市义旺果汁有限公司(简称“义旺果汁”)的战略投资。
义旺果汁成立于2024年9月18日,是一家专注于饮料生产、食品生产、食品销售及浓缩苹果汁研发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。数据显示,2024年,义旺果汁实现营收5266.4万元,净利润369.49万元,截至今年上半年净资产为2624.46万元。
为了更好地完成此项收购,9月5日,兰州黄河再度发布公告称,公司拟以人民币0元受让西安淳果饮品有限公司持有的义旺果汁50.6329%的股权,并以自有或自筹资金2691.75万元履行受让标的股权项下所对应的全部出资义务。上述交易完成后,公司将直接持有标的公司50.6329%股权,成为标的公司的控股股东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。
9月9日,兰州黄河发布公告称,公司已收到义旺果汁通知,本次股权购买事项涉及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。
不仅如此,兰州黄河在果汁行业的布局才刚刚开始。9月3日,其发布公告称,公司拟与重庆橙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、盐城丝路安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签署《合资公司协议》,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合资公司。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,其中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出资3570万元,持股比例为51%。
对于投资目的,兰州黄河表示,公司本次设立控股子公司,旨在进一步推动公司的饮料业务发展,完善产业布局,提升综合实力,助力持续发展。
记者注意到,截至6月末,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2014万元,此外公司货币资金为9191.28万元。而上述两项投资,就超过6200万元。
“我们是以自有或自筹资金为主,具体参照公告。”兰州黄河董秘办向记者强调。至于未来对果汁行业营收占比的期望,其表示具体的情况可以关注后续披露的公告,“目前果汁行业上市企业还不多,还有机会”。
实际上,目前果汁行业已然是一片红海,除了头部企业康师傅、农夫山泉、统一、汇源等,国投中鲁、美汁源、元气森林等都在果汁行业重兵把守。天眼查系统显示,全国涉及果汁的企业多达53990家。
“果汁已经是高度集中和透明的产业,无论是技术门槛还是创新门槛都比较低,利润空间也不是很高,加上对组织机构、销售团队要求比较高,这两项都是兰州黄河不具备的,跨界转身显然行不通。”马斐表示,果汁市场主要考验渠道网络和团队作战,没有强大的地面营销团队,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,过度细分的品类表现的是小众市场,不会有大的作为。
西北啤酒王能否走出困局
兰州一家中餐连锁企业老板马先生告诉记者,店里主要销售的啤酒是雪花纯生、青岛九度、大乌苏等,兰州黄河旗下的青海湖啤酒销售没有其他品类好。“主要是其他厂商给的支持力度大,消费者重复购买力强。”另外,金星、歪马等各种鲜啤在兰州市场销售增长快速。
就此,兰州黄河在财报中称:“近年来,公司啤酒业务面临挑战,公司虽然完成大型商超终端覆盖建设,但渠道下沉深度仍有不足,市场拓展能力与渠道覆盖能力与竞争对手存在一定差距,导致公司收入有所下降。”
财报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公司在甘肃省内销售实现7121万元,占比为73.54%。此外,公司设计产量约30万千升/年,报告期实际产量2.37万千升,尚不足十分之一。
马斐认为,黄河啤酒不是自己想收缩,而是很难打出去,出甘肃几乎没有根据地市场,也缺少团队和营销战略,一味地守本地市场,只能是“王小二过年—— 一年不如一年”。
“兰州黄河体量太小、产品老化,难以与巨头竞争,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。此外,公司长期聚焦甘肃、青海等西北市场,在省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低,渠道建设和市场推广难度大。”方刚表示。
在方刚看来,兰州黄河仍有一定机会,但是需要绝地反击。比如可通过产品升级、推出特色精酿啤酒等方式,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、个性化啤酒的需求。“黄河啤酒产能过剩问题严重,如果找到突破口,其产能也具有一定的再开发价值和能力。”
热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